大螃嗨
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

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非对称加密

概念

公开密钥加密(英语:Public-key cryptography),也称为非对称加密(英语:asymmetric cryptography),是密码学的一种算法,它需要两个密钥,一个是公开密钥,另一个是私有密钥;一个用作加密的时候,另一个则用作解密。使用其中一个密钥把明文加密后所得的密文,只能用相对应的另一个密钥才能解密得到原本的明文;甚至连最初用来加密的密钥也不能用作解密。由于加密和解密需要两个不同的密钥,故被称为非对称加密;不同于加密和解密都使用同一个密钥的对称加密。虽然两个密钥在数学上相关,但如果知道了其中一个,并不能凭此计算出另外一个;因此其中一个可以公开,称为公钥,任意向外发布;不公开的密钥为私钥,必须由用户自行严格秘密保管,绝不通过任何途径向任何人提供,也不会透露给要通信的另一方,即使他被信任。

常见算法

  • RSA(使用最广泛的)
  • ElGamal
  • 背包算法
  • Rabin(RSA的特例)
  • 迪菲-赫尔曼密钥交换协议中的公钥加密算法
  •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(英语: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, ECC)

历史

1976年以前,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:

  1. 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,对信息进行加密;
  2. 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,对信息进行解密。

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(简称“密钥”),这被称为“对称加密算法”(Symmetric-key algorithm)。

这种加密模式有一个最大弱点:甲方必须把加密规则告诉乙方,否则无法解密。保存和传递密钥,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。


1976年,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,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,可以在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,完成解密。这被称为“Diffie-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”。这个算法启发了其他科学家。人们认识到,加密和解密可以使用不同的规则,只要这两种规则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可,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传递密钥。

这种新的加密模式被称为“非对称加密算法”。

  1. 乙方生成两把密钥(公钥和私钥)。公钥是公开的,任何人都可以获得,私钥则是保密的。
  2. 甲方获取乙方的公钥,然后用它对信息加密。
  3. 乙方得到加密后的信息,用私钥解密。

如果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解得开,那么只要私钥不泄漏,通信就是安全的。


1977年,三位数学家Rivest、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,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。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,叫做RSA算法。从那时直到现在,RSA算法一直是最广为使用的“非对称加密算法”。毫不夸张地说,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,就有RSA算法。

这种算法非常可靠,密钥越长,它就越难破解。根据已经披露的文献,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是768个二进制位。也就是说,长度超过768位的密钥,还无法破解(至少没人公开宣布)。因此可以认为,1024位的RSA密钥基本安全,2048位的密钥极其安全。

参考链接

非对称加密.txt · 最后更改: 2017/09/06 06:55 由 螃蟹